7/18/2007

郭林生平事迹


Guo Lin, Founder of the New Qigong
Guo Lin, a renowned qigong master as well as a painter of the Southern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was born in April 1909 in the County of Zhongshan, Guangdong Province. She was also known as Lin Guanming and Meishu.
Since childhood Guo Lin was well versed in the ancient form of Qigong exercise. In the late 1940 Guo Lin was afflicted with cancer and was treated with six surgeries over a period of time but the cancer never abated. To counter this cancer threat to her live, she turned to the ancient qigong and adapted it to suit her medical conditions. In doing so, she researched extensively into bo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medicines, sought the advice of qigong masters she had access to, and evolved the ancient qigong exercise into a modified form that she practised for 20 years since. After practising this new modified form of Qigong, her cancer had abated.
Calling this modified form of qigong as New Qigong and with the conviction that the new Qigong is an exercise for the people she unveiled New Qigong to the public in September 4, 1971 thus becoming the first Qigong master to treat cancer through this form of exercise that incorporates controlled breathing. Since then thousands of cancer patients have taken part in her Qigong therapy classes at various coaching centers, located over 20 cities and provinces in China, and have attained remissions from this life threatening disease. In addition great number of qualified Qigong instructions have since been trained in this New Qigong exercise. Strongly believing that cancer should be countered through a three prongs approach incorporating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with Qigong therapy simultaneously, Guo Lin set up in July 1982 in Xia Huliang in Zhuoxian County, Hebei Province, the first hospital in China that adopt this three prongs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ancer. Her achievements have won the recognition and support of the Party, government, medical doctors from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s well as Qigong masters.
Guo Lin died on December 14, 1984 at the age of 75 of cerebral hemorrhage resulting from over commitment to her work. Since her death her legacy has been carried to greater heights through the Guo Lin Qigong Research Society comprising of qigong practitioners and enthusiasts.
Master Guo Lin will be remembered for her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qigong exercises.


郭林(1909 - 1984),原名林冠明,又名林妹殊。广东中山三乡人,父名林文,乃辛亥革命烈士。父殉难郭林时二岁,举家移居澳门,六岁随祖父(医龄寺道士)膝下习童子功及华陀五禽戏。其后由于习画,曾遍游中国名山庙观,常流连数月,以便就教於高僧老道,综合儒释道名家,因此奠定了日后练功的基础。故郭林一生,除乃祖医林道士外,别无师承,其所练新气功,实属一己之独创。十四岁只身一赴广州求学,入广东省女子师范学校,攻读艺术科,在校期间由于才思敏捷,善词令,被推选学生会主席,及后被推选为广州市,学生抗日请愿团副团长,率队赴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毕业后在广州市中小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避居香港,创办同德、华南书院,后又在上海创办上海女子艺术学院,均自任院长。解放后入北京画院,担任中国国画的创作工作。〖郭林〗乃是为纪念双亲,取父母之姓,别名为郭林。
郭林於1941年12月8日与澳门侨领独子林晓先生结婚,此日正逢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郭林任教澳门某校,林晓先生为该校之高材生。婚后伉俪情深至死不渝。故郭林於仙逝前数日,於紫竹院公园与上海学员聊天时,曾谓:“奶奶(郭林之母)对我很好,她承担全部家事,如果没有奶奶,我也救不了你们。”又说:“我一生最不放心的就是林晓,(林氏自小受母亲宠爱)除此之外,我没什么牵挂了。”似乎已预知其即将辞世。真情流露,由此可见。
郭林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酷爱绘画及体育运动,曾获广州女子万米长跑冠军、女子自行车赛冠军、并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多次举办个人国画展览,被誉为广州市的奇女子。
1949年初,郭林突患子宫癌作全切手术,1959年癌转移膀胱,手术后,郭林遂萌生以气功为抗癌康复的手段,於是开始大量研读中外医学书籍,攻读医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经络学、心理学等著作,同时广交气功名师,经过十年的读书与操练气功的实践,终於创立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新气功疗法”。
在创立的过程中,郭林发现,自身的癌症,不但没有复发,且身上多年的慢性病,诸如:心脏病、关节炎、高血压都不药而瘀与。郭林暗自思忖,如果这套功法,真能治疗慢性病及癌症,这对人类将是一大贡献。於是毅然於1971年9月4日,走向社会,向广大病患者,传授她创设的这套易学效高的新气功疗法。
由于新气功疗效独特,深受患者欢迎,广大病员如潮水般涌来,当时正直十年浩劫,在教功中,屡受打击,郭林毫不动摇,她坚信自己的行动,是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始终不取分文,热心为病人教功治病,对经济困难的病人,慷慨解囊,并出资为他提供营养品,深受病人爱戴。
1980年,郭林已年届古稀,为了向全国宣传和普及新气功疗法,不辞辛劳,远赴广州、上海、南京 、无锡、杭州、桂林、成都、天津、石家庄、沈阳、抚顺、青岛等地巡回讲学。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其他还出版了〖新气功疗法〗(初级功、中级功)、〖新气功防治癌症法〗、〖新气功五禽戏〗、〖新气功疗法图解〗(初、中、高级功)、〖新气功疗法治癌病例选篇〗等著作,有些版本再印刷达十二次,累计再印数达二百馀万册,为我国气功著作出书量最多的作者。
新气功疗法,由於郭林的辛勤播种,不但在国内广为流传,并且迅速传播至美国、加拿大、日本、星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台港澳地区。
郭林因为传播新气功。终因劳累过度,於1984年12月14日突患脑出血病逝於北京,享年75岁。
郭林逝世后 ,由於她生前对中国气功事业 ,作出过巨大贡献 ,气功界领导及医学人士 ,曾对郭林作出过很高的赞誉 。
由於郭林把中国气功的传授方式 ,由单传及小范围传授 ,发展为大范围的群体教授 ,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 ,原理事长张震寰 ,称赞郭林为掀起中国气功新高潮的带头人 ;李志庸著的〖中国气功史〗赞誉郭林为:“气功防治癌症实践的最杰出的代表 。” 郭林的家乡 ,广东中山市三乡镇政府 ,为表彰郭林的功迹 , 为其在家乡建一座 “郭林纪念亭” 。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文献委员会陶秉福主任说 ,郭林对中国气功有三大贡献 ,又可以说是三个第一 :“第一个把中国气功的世袭单传 ,转变为为广大病员授功治病 、第一个提出气功可以防治癌症 ;第一个提倡西医 中医 、气功综合治疗癌症” 。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 ,医学博士冯理达教授 ,创建 “中华气功园” ,并在该园修建一座碑林 ,为颂扬对祖国气功 ,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已故气功家 ,树立丰功碑 ,郭林的纪念碑在碑林中排在第一位 ,碑上刻着 “著名气功大师郭林”八个金色大字 。
郭林的逝世 ,是我国气功界的一大损失 。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大师 ,我们要学习她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学习她在淫威面前不低头 ,在金钱面前不动摇 ,在挫折面前不气馁 ,在困难面前不退缩 ,这些精神 、使郭林的英名 、永存史册 。

气功基本知识

郭林老师谈预备功与收功

一、 预备功
目的:给内气的产生和运行创造条件。只有松静下来,内气才能产生,松静得越好,内气产生得越多。新气功从始至终贯穿着两句话;导体令柔(松),引气令和(和)。

1、 生活预备功:即练功前要求思想意识、情绪要平静下来。注意:勿吃太饱;勿吃剌激性食物(生葱、辣、酒);勿激烈活动(如刚放下自行车就练功);勿情绪激动。要求练功前逍遥漫步,心平气和,全身放松,为松静站立做准备。

2、 松静站立: 目的要求:脑子平静下来,全身松下来。(1)情绪乐观—心畅神逸;(2)思想开朗别犯小心眼;(3)松静自然—全身筋骨皮、肌肉、关节放松;(4)从容不迫—无紧张。只有松得透,静得深,,人气才能多,效果才好。如静不下来,可默念30个数字,道家讲3是基数(天、地、人),故须来3的倍数(30、60、90)。不行 再来一次,如还不行就别练,不能带着杂念练功。大脑是肌体的总指挥部,只有大脑入静,大脑皮层才能得到充分休息和调整全身各系统的器官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打断病理的惰性的恶性循环,为良好的自我修复、自我建设创造条件。

3、 中丹田三呼吸:目的:给呼吸中枢创造条件反射,促使大脑逐渐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使之得到休息和调整,大脑皮层休息好,调节好各方面机能就会有条不紊。全身各部的正常运作全靠大脑的指挥。大脑皮层调整最佳状态,可以有序有指挥各部,就能改善体内的异常状态,达到治病的目的。

4、 中丹田三开合:主要作用:全身肌肉松弛,关节松开,调整内气沿着正常轨道运行。二、 收功 目的:把气收回(元气归身,玉液还丹)丹田——气化——到脏腑。元气调动出来以后,用以治病,最后不能让气跑掉,必须收回丹田,气化五脏六腑,增加脏腑的功能,提高免疫力,所以要把功收好。 知觉越敏感功效差。追忆—即思想考虑过去,现在将来,越追越深的追想,比回忆更厉害,兴奋也不行。 做法:癌症用呼吸导引,转到意念导引。练功时风呼吸导引,收功时意念转到丹田就行,不必守,元气就归身了。有口水分三口咽下,到达丹田(意念到那儿气到那儿,所以不能想病灶与丹田)。


郭林老师的话(选录)

“预备功象选种子播种,练功象管理庄稼成长,收功象收割,要颗粒归仓。”

“因为胸前任脉到‘承浆穴’,督脉到‘龈交穴’就不走了,舌舐上腭就可以接通。”

“微收下额,‘天柱’就松了。” “只有松腰,才有气沉‘丹田’。

用劲是练功的敌人。只有腰软,气才能透下去。腰部不松,阳经下不去阴经上不来。所谓开动气机,就是要开‘命门’。‘命门’就像象机器上的总电门和开关一样。”

“心安神静”,才能达到圆、软、远;神经放松才能吸氧吸透,使全身的汗毛孔都能吸氧,达到‘导体令柔、引气令和;与天地合一。”

“双手放‘肾俞’,气机运行得更好。”定步功要做得:轻轻飘飘,荡荡漾漾,若沉若浮,逍遥自在!象雨中行,云中走一样。

头部按摩如没时间做,可早上在床上坐着,作一个简单的按摩:女士右脚对准左脚的‘承山’,用剑指作‘印堂’正、反18转按摩,再三按三呼吸,或再往下按摩鼻上诸穴,接通任督二脉。如:两眉之间通肺;两眼之间通心;下一指处通肝;再下一指处通肾;再下一指处通会阴。可根据自己的病需要点按穴位,如:心脏病点两眼之间,会阴病点鼻尖处。

练慢步行功要遵守选题、守题的原则:
  (1) 选题:选近不选远;选静不选动;选圆不选尖;选体外不选体内。 而且要辩病选题、选颜色:如心脏、小肠病选粉红色、绛红色:如玫瑰花;肝、胆、眼病选绿色:如苹果、松树;脾、胃病选黄色:如黄菊花。肺、大肠、鼻、皮病选白色:如雪花、白玉兰、静静的白云;肾、膀胱、耳病选黑色,如黑牡丹、小孩的黑眼睛。
  (2)守题:一聚一散,似守非守,若有若无。 不盯、不追、不抓。


浅悟《练功心法》中的动与静

《抗争》第6期刊载了郭林老师《练功心法》,此文虽字不足两千,但新气功的功理从大易、老庄到现代医学,其博大精深可见一斑,根据本人肤浅的理解,就领悟动和静谈点感受。

《练功心法》道:“在各种步法行功中,两个脚跟互先着地,左右轻重,虚实分明,由足而膝,松腰转头,左顾右盼的整体运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这段阐述,表述了新气功行功的全部内涵。新气功是一套行功为主的抗癌功法,它以动为主,动中求静。在练各式行功时,高跷脚尖,两膝微弯,不走八字,双手导引回丹田,都是为了使四肢的肌肉,前、后、左、右、内、外全部动起来,由于肌肉在放松条件下有节律地张弛收缩,使血管神经都得以调动,从而加速了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吸吸呼,迈小步,很有利于腰部的放松,突出表现了以动求静的功法内涵。高跷脚尖,上下起伏,左右转腰转头,可使脊柱有规律地上下左右运动,从而调动了脊髓发出的31对脊神经和内脏神经,这种松静状态下的良性刺激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之保持相对平衡。由于新气功行功是在意静形松条件下采用风呼吸的方法,由于意静形松可导致交感神经的抑制,进而使肺泡表面的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大大增加了有效呼吸面积,从而获得大量氧气并排除二氧化碳,所以郭林老师总是强调练功时要做到松静自然。

在实践中,动和静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它们是对立的统一。练功时认真做好预备功,按郭林老师的要求还要做好预备功的预备功,就是要选好场地等各种功前准备,在练功初期最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练功场地,因为“熟视无睹”会非常有利于练功时入静。那么,到何种程度才算是入静了呢?郭老师曾经在回答怎样练好自然行功时说的“使自己完全融化在大自然之中”的表述是最妙不过了!功间的静静休息也是功法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由于二氧化碳的扩散速度比氧气扩散速度快,因此风呼吸法行功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降低,这种有一定限度的降低而造成的碱性环境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但如果超过限度就会造成碱中毒,产生头晕、乏力、胸闷,而功间休息就是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所回升,尤其是特快功,规定只练20分钟,功间休息20分钟。

总而言之,阳主动,阴主静,自然界万物正是在阴阳交替动静之中生生不息地发展。早阳气升发之时,宜练动功为主;晚阴气降至之时要以静功为主,所以郭林老师在辨证施功中始终贯穿因病、因人而宜的原则。只要真正把握新气功的动和静,就一定能进入较高层次的气功态,机体会产生大量“内气”,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水到渠成如愿以偿的。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现代医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学的伟大贡献。经络是人体客观存在的,有物质基础的,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积极探索经络的实质。它的客观存在是勿容置疑的。

从几千年的临床观察和练功人的内窥反视得到经络现象来看经络绝非现代医学解剖生理所指的神经血管系统,至今经络在无生命的尸体上尚未找到实质的结构与物质,恰恰说明经络现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是脏腑与各器官、四肢百骸进行生命活动的信息通道。是除神经系统以外的特殊生命信息通道。现代仪器测量,体表穴位是皮肤低电阻的点,这些皮肤低电阻的点(穴位)是按一定的通道(经络)有微量的物质在内循行。经脉与经络不同,经脉是广义的,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体液调节系统。

历代医学对经络学说十分重视《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有“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之说。可见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气功学的重要的理论基础。研究经络理论可参阅历代著名医著,如《内经》素问·灵枢,《难经(相传扁鹊所著)〈伤寒论〉(东汉·张仲景著)、〈针灸甲乙经〉(晋·皇谧著)、〈针灸大成〉(明·杨继州著)等。


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经络包括:
手足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经络的名称与循行是古代医家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应用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对人体内外、上下、左右、脏腑器官,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总结出来的。即内为阴,外为阳;脏为阴,腑为阳的原则将分布于肢体内侧(或腹部)的经脉统称阴经,将肢体分布外侧(或背部)的经脉统称阳经。阴经与脏腑的关系是属脏络腑。而阳经与脏腑的关系是属腑络脏。

经脉之间又有交接关系和借络脉相联形成全身上下内外,脏腑肢体的网环,使气血在其中周而复始运行不已,供给组织营养运走代谢废物。对内外刺激给与应答反应,以保持机体内部与外在环境的相对协调与统一。循环分布于肢体外侧的三条经脉分别称作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分布循行肢体内侧的三条经脉分别称作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厥阴与少阳互为表里,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冠以足字,配上相应所属的脏腑器官构成手足十二经脉。

手足十二经脉名称与分布如下: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六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是沟通连接手足十二经脉的重要体系之一,起调节疏通手足十二经脉气血偏盛或偏衰作用。

奇经八脉名称是: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

手足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合称十四经脉。十四经脉上布有一定的穴位,称为十四经穴。十四经脉循行次序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经气上注于肺分支连接任脉——督脉——手太阴肺经。便于记忆可用四句话概括:

肺、大、胃、脾、心、小肠,

膀、肾、包、焦、胆、肝详,

益以任督十四经,

依次循行规律清。

手足阴阳经脉循球方向可归纳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任脉则统管一身阴经,为诸阴经之海。督脉则总督一身之阳经,头为诸阳之会。

冲脉连接肾经与任脉、带脉、连接足少阳胆经。阴跷脉连接肾经与膀胱经,阳跷脉则与膀胱经、胆经、大肠经、肾经连接;阴维脉连接肾经、脾经、肝经、任脉;阳维脉连接膀胱胆经、小肠经、三焦经。

经络学说源于《内经》,主要论述了人体手足十经经脉的内外循行起止路线,十二经脉分别“属络”各脏腑的关系;十二经脉与脏腑的功能发生异常变化的病候(病理过程出现的症候群)指出各条经脉穴位有主治本经病症的作用,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关系;十二经别、十五络、十二经筋的分布与作用;奇经八脉的分布情况与功能;十二经标本,根结之间的上下、内外对应的联系及全身的穴位及依据人体骨骼部位的尺寸(骨度)作为取穴的标准,阐明人体中营气、卫气在经络内外运行分布并受宗气推动的情况及对人体组织器官的作用。历经数千年医家不断完善充实经络学说的理论与内容,使经络学说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经络学说是气功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研究气功学必须要精通经络学说,在该理论指导下依照经气运行的时序练功,否则使经气运行逆乱不但练功不能保健反而伤害机体,破坏原有的平衡,导致出偏。本文介绍几个与气功密切相关的经络理论:

(1) 子午流注:

“子午”二字具有时辰、阴阳、方位等含义。这个概念源于《易经》是古代记时、记方位的方法。从时辰讲,一天分十二时辰、用子午分昼夜,子时为夜半,午时定中午;一年之中子时定为农历十一月(冬至节),午时为农历五月(夏至节)。子时为阴极盛时(阴极生阳,半夜子时一阳之气生),午时为阳气极盛之时(阳极生阴,日中阳盛一阴之气生)。从方法讲,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经指方位的南北上下,纬指东西左右)因此可以说以子午划分时间与空间论述宇宙的变化规律。

“流注”从狭义上讲(字面上讲)是指水流的过程与汇聚的情况即流动转注之意。广义讲是指宇宙万物在时空的变化(随时间的推移,万物运动变化的情况),“子午流注”是根据宇宙日月阴阳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来研究归纳万物时空同步的科学理论。用子午流注学说来认识人体经络气血运行正是“天人相应”观点的有力体现。几千年临床实践证明人体气血运行是与自然界周期运行规律同步的。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运行有直接的影响,其时序是依经络循行为依据。

“子午流注”理论用于经络学说并形成针炙学中大法之一完善于金元以后,窦汉卿著《标幽赋》提出“纳支法”,徐凤《子午流注按时定穴歌》提出“纳干法”的具体推算法,是以井、荥、俞、经、合五俞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以干支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推算经气在经脉中流注(运行)的盛衰与开合。针灸临床可根据盛衰的病理表现、开合的时间施以补泻手法以协调阴阳气血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子午流注针法就是这样形成的。

(2)八脉交会:

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脉具有统帅调整十二经脉气血之作用。在四肢的十二经上有八个经穴与八脉相通。即小肠经后溪通督脉,肺经列缺通任脉,脾经公孙通冲脉,胆经临泣通带脉,肾经照海通阴跷,膀胱经申脉通阳跷,心包经内关通阴维、三焦经外关通阳维。这八个穴位彼此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与贯通。如公孙与内关相通合于心、胸、胃;后溪与申脉相通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临泣与外关相通合于目锐眦、耳后、颈项、肩;列缺与照海相通合于肺系、咽喉、胸膈等,使八脉八穴分为四组互相结合调整气血在经脉的循行。其循行按每日时辰的干支变化而进行。

(3)周天运气法:

周天运气法是气功学中的概念,古称河车搬运功,佛家称法轮常转,道家称丹鼎铅汞,这是一种意守练功达到一定程度时自我感觉经气循经周身依次运动的现象。根据练功的程度自我感应亦不同有小周天、大周天、卯酉周天之分。

小周天:即通过练功而打通任、督二脉。使经气沿任至督周流不息。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上行通过胸部、颈部,到达下唇内,上至龈交分行至两目下。任脉有“阴脉之海”之称,主管调节阴脉之气。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经颈部,进入脑内,属脑,并由颈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其支脉络肾、贯心。任督二脉之气交通把上、中、下、前、后几个丹田连接起来维持阴阳协调,促进气血运行,使机体环境处于自我协调平衡的稳态。这种小周天亦称子午周天。

大周天:在练功达到通小周天的基础上升到更高的境界,即全身经脉都能打通。以常规练功方式进行呼气,意守丹田,使气下沉丹田后经会阴分为两股分别沿大腿内侧的三阴经向下运行至足心涌泉穴,再伴随吸气,从足外侧提气使气上升经腿外侧三阳经上升至会阴穴,提肛收腹使气沿督脉过“三关”遍行于背直达百会再顺两耳前经面颊会合于舌尖,再开始呼气。这种运气方法称大周天。大周天打通标志十四经穴经气运行的畅通,气血运行畅通则脏腑功能协调平衡,机体生命活动旺盛,有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之理,邪不可干而达到祛病延年之保健目的。

卯酉周天:卯酉周天是指上午五时至七时(卯)到下午五时至七时(酉)练功的时间与子午周天相对,是东西向的循环,与小周天构成一个立体空间结构。意守丹田之气,运气自下向左沿左腹阴跷、阴维脉上行至胸至左乳直上人迎入面颊经两目使气从右目下降顺经下入丹田。左旋右转一周为一卯酉周天。这种练功方法是打通阴阳维阴阳跷奇经八脉与督任脉之气相通之法以维系十二经脉经气运行,促使经络气血的畅通以维持五脏六腑之功能。

练功亦有通带脉者,带脉束于腰中维系十四经脉。练功者不宜急于求成。能否打通各周天因人而异有人经络敏感,有人不敏感。掌握好经络学说理论熟知经络循行则练功可在高层次自我意识中体会。

来源于:《中华气功进修学院教材》


练 功 心 法
郭 林

人的生命源泉在丹田。丹田真气即所谓“肾间动气”,上达心肺脑海,下贯两足涌泉,先天生命由此而来,后天生命依此发育生长。丹田气充则身健声洪神强,否则身弱声微神衰,所以历代练功家都重视培养丹田真气。人生由内因七情或外感六淫等因素干扰,损伤元气,影响经络,气血郁结,不得通其道,内气运行规律紊乱而生种种疾病。

新气功疗法所以能治病保健,道理就在于它能调动内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推陈致新。

简论如下:练功始终抓住生命源泉为枢机,从丹田呼吸开合练起,依据经络流注时间及天地人相应开合关系,选定早晨(寅卯)乘空气清新到幽静树林水边练功,采天地精华,培自身内气。通过口鼻呼吸,推动真气下行,直达丹田涌泉。再由意念导引促使大脑入静,并可治精神创伤。在意念活动中,做到一心不乱,以一念代万念。虽然定题、选题有种种不同,但意气均须还归生命原动力中心——丹田,给贯通任督二脉打下基础。
其次两手劳宫相对,一正一反,一开一合。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纳三焦,血归包络,互相促进,循环不息,一息相吹,如煽火炉。呼气时中枢兴奋扩散到全身副交感神经系统,吸气时兴奋扩散到全身交感神经系统。呼吸一动,全身皆动。三个气呼吸形成上下竖圈,三个开合形成左右横圈,一升一 降,一开一合,一纵一横,一动一静,都围绕着丹田这个焦点鼓荡周流,如地球由大气举之在太空中运行不息,是所谓“得七环中,以应无穷”了。

做升降开合松静功时,采用式子导引三段升降以导三焦之气,和三次开合以引心包之血。特别是松揉小棍双手齐转按摩内劳宫,通过包络血催气行,以腰为轴(命门所在),腰能放松,气沉丹田,上下前后,内外左右,四面俱到,在形体升降运动中,促使意念导引大脑入静,以促进中轴线的任降督升,形成小周天的循环;同时,由心包三焦二经气血周流带动手足十二经络形成大周天的循环。实际上是一气流通,一念入静,一心不乱而已!所谓“得其一,万事毕”。

在各种步法行功中,两个脚跟互先着地,左右轻重,虚实分明,由足而膝,松腰转头,左顾右盼的整体运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同时带动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足三阳经从头走足的升降不息。所谓“调动二跷转天柱”,就是调动为生命根本的肾气,下升上降心肾相交,总归辅助丹田混元气一息运行而已。此即大《易》所谓“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

如上所述,各式功法共同目的在打通郁结,疏导经络循行道路,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偏胜,恢复人体生理正常平衡。所谓“积精累气,全神还真”,以统治百病,保健延年之理在此。

按现代医学人体生理结构来看,两手上下反复运动,可使胸腔位置提高,增大膈肌运动,逐渐形成缓慢深长的腹式呼吸,从而加大呼吸深度,减低内脏器官对肺心的挤压,有利于心脏的充分工作,使更多的氧气供给各个组织。同时,上肢上体的活动使血液分配发生变化,能使更多的含氧血液供给大脑(人脑重量只占体重五十分之一,而脑的用氧量占全身四分之一。人体由于直立行走因素,上体和大脑较易缺乏血液和氧气供用)。练升降开合式时,两手交替反复升降,动作圆软,意念平远,有利于心肺的循环,所谓“薪尽火传”、“吐故纳新”,特别有利清醒头脑。另外,做升降开合式时,膈肌幅度加大,如压轧板下压,可以按摩腹腔中脾胃肝胆大小肠肾膀胱等脏腑活动,如是反复升降压轧,促进气血鼓荡,可以刮垢磨光,推陈致新,使身体各部回流入心的血液加快。所以在练功时,常常感觉到肠鸣辘轳,谷道水道立即舒畅通利。

多年来,各种慢性的广大患者在练功实践中,到一定阶段都感觉有气流从手足向肘膝放射,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甚至产生如电流的冲劲和钻劲、热力和旋转力,通透细胞组织间隙。针灸外力刺激经穴得气只是刹那间作用,练功开发体内潜力有持久作用。《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练气功能调动内气,可说是治疗疾病唯一的根本措施。
这种气是什么东西呢?国内外对气功的研究证明:气功之气是有物质基础的,并往往因人因功种而异,或者是红外信息,或者是静电与磁场信息,或者是微粒流信息,说法不
一,尚待深入研究。

新气功的重要诀窍在“圆、软、远”三字。“圆”字关系到自然物理圆周运动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对立统一;“软”字指点出大《易》哲学刚健柔和的中正美妙;“远”字显示出老庄及《内经》养生的虚静境界,把小我和大我融为一体。祖国医学博大精深,直通哲学。《内经》把保养真气、精神内守列为首位。这些精华微妙的道理非此文短言可尽了。在广大群众练功治好疾病的基础上,若有条件开展科学研究,有所突破,将推动生命科学前进,在医学领域放出光辉。

(此文发表在气功杂志1980年创刊号)



精、气、神
精、气、神在脏象学说中已有论述、本节将重点论述气的分类、生成与功能,气的运行。精、气、神是物质与生命活动的双重体现。
前面已论述过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来源于先天称为“先天之本”又依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与补充,藏于肾中。精与气的关系十分密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这种气称为元气,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称之谓“命门之气”。精盈则气盈,精少则气衰,“元精失则元气不生,元阳不见”,因此练功必节房事即此道理。
气与神的关系正是“气乃神之祖……气者精神之根蒂也”的关系。气帅血,统血,鼓动着血在静脉中运行以濡养脏腑组织器官,而产生生命活动(即生神)。
气的循环运动标志着生命活动的存在,气滞则血淤,气停则血停,生命(神的活动)即将停止“气至神亦至”,气止神亦止。气盛则神旺,气衰则神病,气绝则神亡。张介宾讲:“人之生死由乎气,”气衰则神乱。而神反过来又是气之主而御气之功,是神的作用使气才能运行,古代导引家(气功家)运神以御气,呼吸达于丹田,以至使气流通任督之脉(通小周天),武术家能运神以御气,气聚于手臂而能劈顽石。说明以“神”能调动“气“发挥超常的功能。神悲则气消,神思则气结。
可见精、气、神三者的密切关系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的重要意义。三者之间缺一不可,同等重要,然气在其中起着枢纽作用,气乱则神乱,气绝则神绝,因此练气功能祛病延年,健康长寿是有一定道理的,通过对气的控制以达到机体自我控制的常态。
(1) 气的分类与生成
人体的气分布于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来源与功能,因此具有不同的名称如真气、宗气、营气、卫气、元气等,分述如下。
真气:《灵枢·刺节真邪》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素问离合真邪论》曰:“真气者,经气也”。因此说真气是充满全身的正气。变称之为“大气”。
宗气:积于胸中,以司声音,呼吸,推行营卫之气。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推动肺的呼吸与血之运行。临床以手扪心胸位可感觉宗气的盛衰。此外宗气对视觉、听力、语言均有影响,所以又有称宗气为“动气”之说。
营气:营气中脾胃中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的营养物质,营气行于脉中《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营与血并行于脉中不可分割故中医常混称为“营血”。
卫气:卫气亦由水谷之气化生,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素问·痹论》讲:“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性膘悍滑疾,活动能力强,行动迅速,行于经脉之外,外达皮肤肌肉,内至胸腹脏腑,遍及全身。其功能为护卫肌表,抗御外邪入侵,控制汗孔开合,调节体温,温煦脏腑润泽皮毛。
元气:又称原气,由先天之精而化生,又不断地需要水谷精微来润养补充。其气通过三焦而布于全身,《难经·六十六难》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历历于五脏六腑”。五脏真气、元气通畅则人即安和,能御百病。真气与元气学者认为可统一称真元之气。
(2) 气的功能
气的功能前已论述如《难经·八难》讲“气者,人之根本也“。由于分布部位不同,功能有异,概括起来有五大方面作用。即: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3) 气的运行
人体的气是一种微小的物质,活动力很强,充满全身而且是不断运动的。不同的气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气的运动基本形式可概括为“升、降、出、入”。人体各个脏器都有气的升降出入活动。《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方式,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形式,体内按经络脏腑循行又通过肺肠与外界自然勾通以吐故纳新如肺主呼吸有宣有降;肺司呼气,肾主纳气;心火下降,肾水升腾,脾升胃降而纳水谷,泌精微、排糟粕,气的运动标志人体生命活动的进行。如果气的运行阻滞、逆乱、升降失调、出入不利则出现一系列病变发生,如临床常见的肝气郁结、肝气横逆、胃气上逆,脾气下陷,肺失宣降、肾不纳气、心肾不交等症候群均为气的升降出入失调而致。练气功可以保元气聚真气,控制气的运行使各种气以司其职,同时又能调达气机完成的各项生理功能。
来源于:《中医基础》


精、神、气、血、津液

人体原生命活动是由脏腑的功能活动所决定的,这种生命活动的现象可以用“神”来概括。而脏腑的功能活动完全依赖于精、气、血、津液等做为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等产生于先天,在营养脏腑,保证其功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消耗,又在脏腑功能活动过程中从饮食里不断地得到滋养和补充。而神是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产生出来,又主导这些活动的正常进行。
精、气、神、血、津液等各有自己的功能与特点,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各有其作用:
(1)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动的基本物质。来源于先天,依赖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和补充,藏于肾中,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化气温润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及五官九窍、四肢百骸。
(2)气:是一种微小物质及运动与功能充满全身,主司呼吸,帅血运行,化行津液,温养皮肤肌腠、五脏六腑。
(3)血:是赤色液体物质,为气之府。血按一定规律沿一定方向,循环流动于经脉之中,营养人体内外上下各部组织。
(4)津液:是人体内除血、精而外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液体物质。能变血、补精、化气,濡养脏腑经脉和皮肤肌腠,滑利关节,濡润空窍。
(5)神:是人体和人体组织的生命活动的体现,以精血为物质基础,是血气阴阳两个对立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内守则调节人体各部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维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精、神、气、血、津液等各有自己的功能,但不是各自孤立存在互不相干的,它们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被消耗,又不断地被补充。其来源于先天禀赋,又来自于后天的水谷精微,分布到不同的部位,变化为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形态与功能,而各自发挥其维持生命活动的特殊功能。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转化。
中医学所说的脏腑、精、神、气、血、津液等绝不仅仅指现代医学所说的脏器和体液,更主要的是指功能及其内在的联系与外在生命活动的体现,即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复杂反映的概括。这些脏腑与精、神、气、血、津液等机能活动实质上是整体的生命活动的体现,是有生命动态的活体的研究,决不是现代医学单纯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化学等关点。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它认为脏腑的生理功能及互相间的联系是通过经络气血的活动相对平衡与协调的,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保持对立统一的。这些协调与统一是通过脏腑和所属器官的机能活动来实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使平衡处于失衡状态而产生疾病,因此练功及用气功治病的实质是使经络气血正常运行保持正常的平衡及调整失衡而使机体达到常态的相对平衡的生命活动状态。
来源于:《中华气功进修学院教材》



精气学说(1)
精气学说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

所谓气,指一切无形,不断运动的物质。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故古人称之为“无形”。同时,气的活动力很强,而且不断地运动,所以能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测知气的存在。

精气,乃气中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如《管子·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还说:“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可见,精气与医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列此专节予以论述。

一、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气构成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庄周在《庄子·知北游》中就明确指出:“通天下一气耳。”

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中,古人首先论述了天、地、水、火、日、月由气形成的经过。《淮南子·天文训》说:“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属属,故曰太始。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

刘安认为在宇宙之前,天地尚未形成,整个世界处于混混沌沌的状态,名曰太始,即最初的意思。宇宙形成之后,随之气亦产生,气之轻清者,散而为天;气之重浊者,凝而为地。刘安在同书中还说:“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生水,水气之精者为月。”可见水、火、日、月亦由气所构成。

天地之间的万物,亦由气所化生。如王充在《论衡·言毒》中所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至于由气化生万物的机理,古代哲学家多用“天地之气交感”的理论来解释。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天之气轻清属阳,故曰“积阳为天”;地之气重浊属阴,故称“积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气和阳气交合感应于天地之间,氤氲而化生万物,故万物之化生,皆源于气。

存在于世界上的气,有两种状态:一种以弥散而剧烈运动的状态存在,细小而分散的气,集中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称之为“形质”。习惯上把弥散状态的气称为气,而把有形质的实体称为形。故有“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医门法律·先哲格言》)之说。

(二)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古代哲学家经过高度概括,将其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升,即由下向上;降,即由上向下;出,即由内向外;入,即由外向内,这些运动,从不停息。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升与降、出与入,是保持相对平衡的。

通过气的运动,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自然称为气化。气化的表现十分复杂。如无形之气变为有质之形,有质之形化为无形之气,这种形气之间的转化,当然属于气化。由于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故万物之变化,亦皆属气化。如动物之生、长、壮、老、己;植物之生、长、化、收、藏,无一不属气化之列。气化,也是永不休止的。

气的运动和气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即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产生气化,如果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气化也就停止了。可以说,气的运动是气化的前提,没有气机,就没有气化,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一切变化。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歧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愿闻其用何如?歧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化矣。”

该论还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可见,变化基于气之运动。该论对气的升降出入与气化的关系,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说:“歧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帝曰:不生化乎?歧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如上所述,动物和植物的气化,也必须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中,才能得以进行。

气构成整个世界,气的运动,进而产生变化,引起了世界的运动和变化。罗钦顺在〈困知记〉中说:“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已,积微而著,为四时之温凉寒暑,为万物之生长收藏,为斯人之日用彝伦,为人事之成败得失……”。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气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世界的万事万物也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世界上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气运动变化的具体表现。

(三)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

每一物体都是相对独立的,物体和物体之间似乎没有联系,其实物体与物体之间充满着气。气,充斥于天、地、万物之间,成为他们相互之间的中介。

正因为有气作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才把天、地和万物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人也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所以人和天、地、万物的变化往往是相通的,故〈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

气,作为万物的中介,使万物得以相到感应。例如:磁石吸铁,乐器之共振和共鸣,日月之吸引海水而形成潮汐……等等,都是以气为中介,而相互感应的自然现象。

(四)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淮南子》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综观上述两段古人的论述,可见人是依靠天地之精气而产生,随四时的规律而成垂的。天地之精气相合,才会产生人。人是由天地精气相合而产生的,天地之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精气学说(2)

精气学说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

所谓气,指一切无形,不断运动的物质。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故古人称之为“无形”。同时,气的活动力很强,而且不断地运动,所以能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测知气的存在。

精气,乃气中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如《管子·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还说:“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可见,精气与医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列此专节予以论述。

二、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这一理论渗透到了中医的每一个角落,对中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都有很深的影响。以下仅列举数例,以窥其在中医学中应用之一斑。

(一)精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

精气是对人体有用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之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有形鸸胸之物,必须在气的推动下才能活动。如心主行血,肺司呼吸,脾主运化水谷之精微,肾司封藏先天之精气,肝主疏泄气机,胃司受纳水谷……等等生理功能活动,都是在气的推动下进行的。

(二)精气足,则生命活动正常

人出生之前,在母体中已获得了先天之精气;出生之后,通过肺吸入天之清气,由脾胃吸收水谷之精气。三气相合,经过气化,化生人体之精气。这种气推动着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的生理功能活动。精气充足,则生理活动正常,生命力旺盛;若精气不足,称为气虚。推动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活动无力,则出现全身或局部虚弱的征象。应当使用补气法治疗,使精气充足,则诸症亦随之痊愈。

(三)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而通畅

人体气的运动和自然界一样,具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在正常情况下,升与降,出与入应当保持平衡,如果不平衡,则为病态。如升多降少,谓之气逆;升少降多,谓之气陷……,统称气机失调。气逆,如咳嗽、气喘、嗳气、哎吐等,可用降气的方法。治疗气陷,如脱肛、内脏下垂等,则当用升提的方法。治疗其目的在于通过治疗,以恢复气机升、降、出、入的平衡。

气运行通畅,血与津液的流动也通畅,则人体处于健康状态。若气行不畅,称为气滞,在气郁滞之处,会表现出闷、胀、痛等症状,可用行气的方法治疗。若气机郁滞日久还会引导起血瘀和津液停聚,则当用行气活血化瘀和行气化痰利湿等方法治疗。

(四)精、气、神的关系

所谓精,在中医学中有三种不同的概念:
(1)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

(2)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成分。既包括无形而之精气,也包括有形之精,如先天之精、后天水谷之精等。

(3)专指肾中所藏之精,即肾精。

以上三种概念中,凡无形之精气都是气当中的一部分,如宇宙中气的精粹部分和人体中有用的无形成分,都包含于气的整体之中,而以后者也中医学的关系更密切。凡有形之精,与气都可以互相转化,即有形之精可散而为无形之精气,无形之精气又可聚积而成有形之精,即所谓“精气互化”。

所谓神,有四种含义:

(1)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的“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也即荀况在《荀子·天论》中所指出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淮南子·泰训篇》也说:“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这些“神”,都是指奥妙神奇的自然界种种运动变化及其内在规律。

(2)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和《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的“心藏神”中的神,即是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者。

(3)一切生物,其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
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说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中的神,乃生命力盛衰的外在表现。即在中医诊断学中,一般所指的“神气”。

(4)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这四种概念之中,后三种同中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代中医的养生家,都非常重视精、气和神,称其为人生之“三宝”,并创立“精气神学派”。在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禀报受于先天,并受后天精气之滋养而充盈。

肾精化生元气。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并且推动和调节全身的生理活动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同时,在生殖过程中,男女之精交合,则产生新的生命。故此精对于每个人本身及其种族的繁衍,都至关重要,所以必须珍惜。

这一学说中所说的气,是指肾精所化生之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三者共同组成人体的整个的精气。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此学说所指的神,是指上述神的含义中的第二和第四种,其中主要指第二种,因为第四种概念可以包含于第二种之中。即神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神是由精气所化生的,《灵枢·本神》说:“气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在神形成之后,亦需得到精气的滋养,方能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所以说:精气生神,精气养神,神有统驭精气的作用。张介宾在《类经》中就明确指出:“虽神由精气而生,而神则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

综上所述,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互化。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而统驭精与气。故三者可而不可离。

精气神学说特别重视神的作用。如《养生三要·存神》中强调指出:“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也。故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消,若宝惜精气而不知存神,是茹其华而妄其根矣。”因为神是精气与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神经系统和气功锻炼
神经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导系统,也是气功锻炼的主导系统。
中国传统气功家,把人的思维、意识、语言、学习、记忆和情感活动等功能,叫作“识神”,把与生俱来的,对外环境能具有适应性、对内环境各系统各器官能进行谐和性自动调节的本能,叫作“元神”。从解剖生理学的角度看,前者属于大脑皮质的高级机能,后者则是皮层及皮层下各级控制内脏活动的植物性神经中枢及其周围神经的功能,这都属于神经系统的功能范畴。
通常情况下,元神养护得当,则健康佳良,会使识神发挥得更加畅快,使人有较高的才智。但识神活动不当,比如过度兴奋或疲劳,常干扰或抑制元神的功能,而使它难以达到优化的工作状态,甚至造成功能紊乱而使人体发生疾病。象高度紧张的持续工作或七情激烈波动所诱发的高血压病、消化道溃疡等即属此类。因此无论何派功法,在练功时都从降低识神对元神的干扰程度作为下手之处,这也就确立了神经系统在练功中的主导地位。
在气功锻炼的初级阶段,各种调身、调息、调眠、调食的具体方法,都需大脑皮层下达指令,通过神经传导路而下达效应器官进行实施。至于调心,则完全是大脑皮层,特别是大脑额叶的纯思维操作。调心入手时所采用的意守或作念的方法,是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也就是把平时心猿意马、易放难收、杂念纷纭的识神,先栓在一个固定的桩柱上,使它安静下来。这样就使大脑皮层的某些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其他大部分区域则渐渐转入抑制,杂念便逐渐减少,这就是“以一念代万念”的原理。
随着皮层抑制的进一步扩散,则意念所守的目标也逐渐模糊起来,留下的只是由意念目标诱导出来的感觉体验。如意守丹田者,只留下一个丹田处的热感;默念“松静”二字者,只留下一个全身沉浸在松静感觉中的体验。随着皮层抑制的再扩散与加深,感觉体验的强度也逐渐减弱,就连入手时因意守或作念而兴奋起来的某些皮层细胞,也转入了抑制,于是便进入了“恬淡虚无”、“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叫“忘心”。由调心而转入忘心,这才叫“入静”,或叫进入了“气功态”。
此时大脑各叶处于广泛的保护性抑制状态,内部分解代谢相对减少,合成代谢相对占优势,使脑内神经元得以充分地休整和恢复,从而保证其旺盛的活力。此时识神处于最大限度的宁静状态,大脑皮层虽没有主动的思维活动,但仍接受脑干网状结构一丘脑网状系这一上行激活系统的非特异性信息的传入,而处于觉醒和警觉状态,并不是昏沉入睡。这就是所谓的“意气具静,无无亦无,一灵独觉”。
在这种气功态下,多种实验证实,从间脑到整个脑干不但不抑制,反而表现为广泛的易化,即广泛的兴奋性增高。此时周围神经、感受器官及肌肉的兴奋性、反应性也明显增高,使人对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刺激,都会产生灵敏、快速、准确的反应。这正是大脑皮层的思维意识活动抑制后,对皮层及皮下各级中枢的控制力下降,于是这些中枢便进入自动调控活跃状态的表现。也就是说,此时元神已解脱了识神的羁绊而得以彻底解放,其自动调控机能和优化选择生理状态的机能,将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便可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在这种功能态下,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虽然抑制,但皮层内在的各种信号活动,仍在不断地自动进行自我限制、修正和调整。诸如脑电活动、脑内神经化学振荡(S系统)活动、脑心耦合系统和经络波的幅频匹配调节活动、脑内超慢振荡与自然界相应振荡的共振、相干和信息交换活动等等。这些信号活动,不受意念支配,也属元神范畴。这些信号活动支配着大量子系统的协同活动,调动了右脑和额脑的潜在能力,并使整个大脑功能趋向于同步化、有序化和最佳化。
通过持久的气功锻炼和长期气功态下的自动调节,可以逐渐打通额叶——丘额下部——垂体系统的潜在联系,于是就改变了大脑的原有运动形式,使人对内脏活动的主动控制成为可能。这样也就架通了识神和元神之间的桥梁,使二者的关系达到高度谐和,使二者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使人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高度的才智。甚至还可以调动或激发某些潜在机能,使人出现一些超常或特异的能力与功能。若用这些超常能力和特异功能去研究探索人体的奥秘,就有可能使人体科学的研究获得重大进展。
由此可见,气功锻炼是以大脑主动的思维操作入手,而以神经系统活动形式的改变并进而使全身各系统功能的协调与优化结果,这就是神经系统在气功锻炼中所起主导作用的体现。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脑的研究还很不够,所以对气功锻炼中的许多生理机制还不很清楚,以上所述,谨供参考。
来源:《中华气功进修学院教材》